随着零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物美集团积极调整业务布局,通过强化商品自主开发能力,特别是在鲜食领域的持续深耕,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领先地位。据悉,物美近期正式成立3R(即Ready to cook、Ready to heat、Ready to eat)业务部门,明确了在即烹、即热、即食类商品开发上的新方向,展现出对消费趋势变化的敏锐把握。
成立3R部门 提升商品差异化竞争力
早在自主商品理念兴起之初,物美便推出了“每日鲜”“良食记”等旗下产品线。据公开信息,物美旗下产品目前主要集中于生鲜品类,占生鲜总销量的45%,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高。
如今,其商品开发范围已从生鲜进一步扩展至整个鲜食板块。为此,物美专门成立了3R事业部,统筹即食类商品的研发与运营。值得注意的是,该部门负责人宁强曾任职于盒马3R事业部总经理,并主导搭建了盒马的相关团队。
宁强表示,未来物美将不断丰富鲜食品类,覆盖中式、西式、卤味、熟食等常见消费领域。自他加入以来,物美已在春节前夕与恭王府合作推出联名年味礼盒,未来双方还计划推出更多联名产品。以该礼盒为例,糕点由物美自主研发,并签约专属工厂生产,从原料到加工均实现全程品控。
无论是引入资深人才还是推动IP合作,都体现出物美持续提升商品力的战略意图。目前,物美旗下多个产品线已建立起一定的市场认知。例如,“每日鲜”品牌创立于2018,覆盖130多个蔬菜品类,其中80%实现产地直采,经由北京包装中心处理并通过冷链配送至各门店。
据物美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旗下已形成包括“每日鲜”“缤纷田园”“唯本生活”“良食记”等在内的多个产品系列,覆盖生鲜、杂货、百货等多品类,SKU占比约8%。门店还通过堆头陈列、主题推广等方式增强品牌曝光,未来将更聚焦品质控制和性价比提升。
春节前夕,物美玉蜓桥店开设的年味市集中,就集中展出了多款新开发的鲜食商品。
聚焦商品力,以差异化走出价格竞争
强化商品力已成为超市行业的共同选择。以永辉超市为例,旗下已拥有“田趣”“永辉农场”“馋大狮”“辉妈到家”等多个产品系列,覆盖生鲜、日配、休闲食品、家居和快手菜等品类。2023年上半年,其旗下产品实现销售额19.5亿元,同比增长15.2%,线上销售占比达22.5%。永辉通过爆品推广、参展营销、终端形象升级和跨界合作等多种方式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华润Olé超市去年推出14款旗下系列新品,并计划未来实现MSC认证产品占海产品年销售额70%的目标。在当前的自主商品开发中,企业不再单纯依赖低价策略,而是更加注重文化内涵与高品质定位。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商超自有品牌案例报告》,越来越多的零售商正通过试吃、会员社群运营和员工讲解等方式,替代传统的价格促销和广告宣传,更有效地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价值与品牌故事。例如,盒马、永辉、元初等企业均通过加大试吃力度,增强顾客对产品的认知与信任,从而推动购买行为。
消费培育与供应链协同推动商品升级
与国外零售市场相比,国内零售企业旗下商品的发展仍处于成长期,但增势显著。
山姆会员商店首席采购官张青曾在采访中表示,山姆凭借体量与运营效率优势,能够实现价格突破并提前为会员锁定受市场波动影响的商品资源。这意味着部分价格调整,离不开渠道、采购与供应商之间长期协作的支撑。
有行业专家指出,在依然以渠道为关键的市场中,商品开发要取得更大成效,零售企业需进一步提升销售能力,并以此反哺采购与供应链体系。未来零售行业的竞争将是系统化的综合能力比拼,这也是构建商品力的核心。
据悉,物美集团通过“每日鲜”等产品的成功运营,证明了提升商品自主开发能力在建立消费者信任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持续优化产品质量与性价比,强化终端陈列与品牌露出,物美有效增强了旗下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总体来看,物美通过设立3R部门,不仅加强了在鲜食板块的产品创新,也体现出其在商品战略上的系统性推进。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单店销售表现,也为零售行业探索商品差异化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借助各类行业展会等推广平台,物美可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深化消费者认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与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
电商资讯网: http://www.cnecn.com.cn/hangye/lingshou/2024-03-04/16143.html
网易订: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CS58HU0519DFFO.html
搜狐网: https://www.sohu.com/a/824323321_122102251